【文字解读】《黄山市2022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实施方案》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5〕3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6〕13号)规定。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民生工程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市政府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纳入民生工程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重视法律援助事业的具体体现,是适应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的重要举措。市司法局将以此为契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推进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和刑事案件律师辨护全覆盖试点工作,提升法律案件质量及服务,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在学习研究《安徽省2022年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并结合黄山工作实际制定了《黄山市2022年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经广泛征求意见、召开会议审定后,由市司法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
四、工作目标
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提供必要的、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帮助。2022年度全市计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00件。
五、主要内容
一方面,明确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民事行政事项,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2.依照《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的授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作出的补充事项。3.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及各级法院结合实际规定的刑事诉讼案件援助事项。4.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中规定的援助事项。另一方面,明确了法律援助对象。1.家庭人均收入低于黄山市最低生活保障2倍的公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扩大受援人范围,放宽公民获得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的,依照当地政府规定执行。2.符合规定条件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照相关规定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帮助的对象。4.农民、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
六、创新举措
1.加强案件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司法部和省司法厅制定的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以案卷评查为主,辅之以旁听庭审、回访受援人、优秀案例评选等措施,从案前案中案后强化质量管理。
2.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学习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面向基层困难群体开展多形式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法律援助的条件和范围、申请渠道及联系电话。
七、关键词解释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
八、保障措施
1.完善政策机制。2.优化实施机制。3.规范拨款机制。4.创新宣传引导机制。
九、下一步工作计划
1.举办全市年度法律援助业务培训,提升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者业务能力。加强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的监督和指导,推动案件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双提升。
2.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集中宣传活动,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解读,发放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一封信,宣传《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法规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政策,营造和谐的法治环境。
十、解读人咨询电话
如有不理解之处,可咨询黄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咨询电话:0559-2355717(工作日8:00-12:00,14: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