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830/202205-00007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司法局 发布日期: 2022-05-11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安徽黄山:“百姓评理说事点”解心结成效好

作者: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2-05-11 09:25 信息来源:黄山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4月13日,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下窑组村民刘某某来到该村“百姓评理说事点”,称自家与邻居胡某某因围墙门口道路扩宽一事发生纠纷,原本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变“僵”了。信息员了解情况后,隔日就召集双方进行调解,通过灵活运用“听、理、劝、借、退、和”六字调解法解开心结、双方握手言和。

2021年以来,为进一步创新人民调解工作载体,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黄山市司法局深入挖掘黟县“作退一步想”调解文化内涵,把弘扬徽文化与“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有机结合,创新推广“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像发生在屯溪区阳湖镇兖溪村这样暖心的场景在“百姓评理说事点”还真不少。“几天前我想起司法所工作人员上门发放的‘矛盾纠纷求助联系卡’,就试着打了电话,没想到信息员就立刻上户了解情况,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黟县西递镇霭峰村村民胡某某在该村“百姓评理说事点”对工作人员说。原来,胡某某因母亲的赡养问题与兄姐发生纠纷,自行协商无果后便拨打了矛盾纠纷求助联系卡上的电话,信息员充分运用“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顺利解决问题。

祁门县柏溪乡成立“百姓评理说事点”后成功调解的第一起赡养老人纠纷,不仅集聚了人民调解员、乡贤、心理咨询师、网格员的智慧与力量,还使形同陌路的双方当事人亲情回归,让耄耋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谢谢你们一直这么辛苦努力,来调解我姑姑的家庭纠纷,现在两个妹妹也都和好了,我姑姑的赡养问题也解决了,真是太感谢了……”胡翠花(化名)老人的侄子激动地向调解员表达感激之情。

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市司法局坚持把“评理说事点”选在集贸市场、村民活动中心等人群聚集密集且矛盾纠纷易发地,充分利用这些地方人员聚集多、活动频繁的特点,便于发现和收集矛盾纠纷线索。同时,还把“评理说事点”与法治公园、法治广场、个人调解室等阵地融合,及时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截至4月底,全市依托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治公园、法治广场、个人调解室等建成“百姓评理说事点”152个先行开展试点。

规范建设,整合资源。以区县为单位,统一“评理说事点”外观标识和功能布局,做到标识牌、记录本、工作流程“三统一”。整合专兼职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五老”“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资源,确保每个“评理说事点”至少配备1名信息员。同时邀请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士下沉到“点”上,普及法律常识、解答法律咨询、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截至4月底,全市152个“百姓评理说事点”收集矛盾纠纷线索660条,已化解607件,提供法律服务4件,开展法治宣传近百场。

创新载体,注重实效。屯溪区创新开展“向群众汇报工作”,每个季度通过司法所召集“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开展座谈会,主动汇报司法所工作开展情况,同时问民心、听民声、现场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整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源头予以化解。黄山区推行“村(居)民说事”项目,建立村(居)民议事会,推行“逢四说事”机制。黟县创新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矛盾纠纷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向全体村(居)民发放“矛盾纠纷求助联系卡”,方便群众遇到矛盾纠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求助。祁门县不断深化“心灵花园”工程助力人民调解,采用“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新模式化解矛盾去心结。

黄山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加大“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推进力度,充分发挥“百姓评理说事点”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

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推广。加大“百姓评理说事点”的推广范围,通过“试点+推广”模式分布实施、有序推进,到9月底,全市不少于50%村(社区)完成“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影响。因地制宜加大“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宣传力度,采用悬挂横幅、微信微博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深入宣传“百姓评理说事点”的功能作用和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增进人民群众对“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的了解和参与,不断提升社会知晓度。

深化工作措施,提升质效。围绕“百姓评理说事点”功能作用,在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畅通信息、强化保障等方面再下功夫,不断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列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范围,精心组织,强化督导,全力推进建设任务落实。同时,提炼出一批具有可学习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