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法润新安”:绘就山水法韵新画卷
2025年,歙县深耕“法润新安”项目建设,以深渡境内新安江山水画廊重要节点为纽带,在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时,依托徽州优秀法治文化,精心勾勒出一幅新安江法治文化集群图景,让法治力量顺着新安江水,浸润百姓生活。
深渡码头:江风里飘来“法治味”。以码头小公园及沿岸廊亭为基底,将新安江生态保护的法治基因悄然植入。廊亭上的法治格言与水墨江景相映成趣,字里行间皆是对绿水青山的守护;江水畔的法治宣传栏与休憩座椅错落有致,昔日普通的江畔空间已蝶变为集休闲与普法于一体的法治文化长廊。晨练的老人驻足品读,指尖划过镌刻的法条;嬉戏的孩童好奇观望,目光在法治行间停留。法治精神正顺着新安江水,潺潺流入江畔居民的日常烟火里。
大茂社区:展厅里记录“司法守护路”。大茂社区的行知人才学院,新安江司法保护展厅静静诉说着生态守护的法治历程:从首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庭审记录,到水质监测数据逐年优化的折线图表;从执法人员冒雨巡查江面的影像资料,到渔民签字画押转产上岸的签约文书……光影交织间,全方位展现着生态司法护航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成为见证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的鲜活注脚。
绵潭古戏台:锣鼓声中唱好“法治戏”。依托百年戏台与本土唱将,以乡村依法治理实践为蓝本,深挖徽州传统“和为贵”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契合,歙县司法局创排了徽剧《界际石》特色剧目。当古朴徽调遇上现代法治故事,台下游客听得津津有味。“昔日争地界,今朝依法断”——通俗唱词让徽州法治文化随锣鼓声入耳入心,架起一座连接古今法治智慧的独特桥梁。
樟潭“红妆馆”:婚俗里藏着“法治经”。在藏有“天下第一轿”的“红妆馆”旁,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心公园,将婚姻家庭法律知识巧妙融入景观设计,把古老婚嫁习俗的生动故事与宣传栏里现代婚姻家庭法律条文对照解读,阐释着家庭和谐的法治密码。情侣打卡的古装塑像,悄然嵌入现代法治理念,让游客在欣赏民俗风情时,于欢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成为游客打卡的“新地标”。
从深渡的生态普法、大茂的司法印记,到绵潭的戏曲传法、樟潭的婚俗释理,歙县以“法润新安”项目为线,串珠成链,让山水法韵交相辉映。既赓续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注入了新时代的法治精神。让每一位踏足此地的人,都能在灵山秀水中感受法治的脉脉温情,于文化浸润里体悟法治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