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乡贤里”的法治“亮点”

发布日期:2025-01-17 10:51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在歙县北岸镇北岸村棉溪河水面上,一座穿越历史的风雨廊桥自明代开始便静卧于此,经清中叶大修,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廊桥南门额篆刻“乡贤里”三字。“乡贤”意为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里”本义是居住之地,引申泛指人群聚居的地方。又为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引申指街坊、家乡。从“乡贤里”一词可窥北岸村自古贤达聚居、民风淳朴,现今“乡贤里”俨然成了北岸村的代名词。

古时的“乡贤里”是德治教化的典范,今时的“乡贤里”法治建设同样精彩。

纵观“乡贤里”法治文化广场亭台小筑、长廊绕水,与村落徽风皖韵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入口的凉亭取名“和兴亭”,楹联为“三让垂后世,六合衍升平”,皆在传递“和为贵”“礼让”“天下太平”等价值观。

临水的法治文化长廊,以“知法守法用法,利己利人利国”的楹联指引人们步入其中,廊内两侧横书的“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任法可以废私,人治不如法治”等“法式”名言提醒人们要时刻将“法”字放在心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公共法律服务热线:12348”“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应当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夜色下,凉亭、长廊中的投影灯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可视化”光影效果,吸引着往来人群注目。

2021年,北岸村荣获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命名表彰。而今,“乡贤里”仍在法治建设上向着更高的目标笃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