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司法局桂林司法所:错峰服务解民忧 百日遍访获民心
“以前白天忙着下地干活,想咨询点法律问题、了解下民生政策,总赶不上干部上班时间;现在傍晚在家门口就能把事儿问清楚,还领到了印着政策的扇子,天热干活扇着风,看着上面的内容就把政策记牢了,这一百多天来,干部们上门服务真是太贴心了!”桂林镇村民李大姐手里摇着印满法治与民生知识的宣传扇子,对入户走访的专班人员连连称赞。
针对基层“干部白天办公、群众田间劳作”的服务时空错位难题,桂林司法所精准发力,组建入户遍访专班启动百日遍访行动,创新推出“宣传信息扇子”等实用载体,截至目前已高效推进100 余天,让法治阳光与民生暖意精准抵达群众心间。
一、靶向破题,百日遍访织密服务网络
桂林镇作为农业大镇,村民白天多忙于田间劳作,传统坐班式服务难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司法所依托值班制度,整合司法行政干部、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明确“分片包户、错峰走访、精准百日遍访”职责,重点覆盖全镇 9个行政村,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百日遍访网络。同时,结合农村夏季劳作需求,专班精心设计制作宣传信息扇子,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条款、防诈骗提示、民生政策要点等内容浓缩其上,既实用又便于群众随时学习。通过提前梳理各村劳作规律,专班将走访时间精准定位在清晨农闲、傍晚休憩等关键时段,带着宣传扇子与资料上门,以“百日遍访”的紧迫感确保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二、双向发力,百日遍访回应群众关切
百日遍访行动中,专班坚持“法治宣传+民生解读+矛盾化解”三位一体发力,不仅送政策、送法律,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积年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破解难题,以实打实的行动攻克服务难题。
法治宣传百日遍访方面,聚焦群众高频需求,除在扇子上印制核心法律知识外,还量身定制宣传“菜单”:针对农村常见的土地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问题,通过“以案释法”深入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围绕养老诈骗、电信诈骗等高发风险,结合扇子上的防骗口诀,用“乡音土话”拆解骗局套路,全力筑牢群众法治防线。
矛盾化解方面,专班对走访中摸排到的积年纠纷建立 “一户一档”,采取“法理+情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推进化解。先解读法规明确权利义务,再从乡情出发引导换位思考;灵活选择家中、田间等调解场景,减轻群众压力;纠纷化解后定期回访,核查履行情况、排查隐患,并向周边群众普法防同类纠纷。
三、百日遍访见效,百日服务实现“零距离”
100余天的宣传百日遍访行动中,专班累计入户走访全镇千余户,不仅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000余份、民生政策手册3800余本,更送出定制宣传信息扇子2800 余把,以“百日遍访”的加速度推动服务落地。村民们白天劳作时摇着宣传扇子降温,休息时便能随时查看上面的知识。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服务,不仅让法律知识从“纸上”“扇上”走到“群众心里”,更让民生政策从“文件中”落到“田间地头”。与此同时,专班在百日遍访走访中同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成功化解积年邻里地界争议、劳务报酬拖欠等纠纷十余起,让长期困扰群众的“心头事”得到妥善解决。
此次“百日遍访”模式,有效破解了基层服务时空错位难题,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桂林司法所将总结百日遍访经验,继续优化宣传载体,结合季节特点推出更多实用宣传品,持续优化专班运行机制,让司法服务更有温度、民生保障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