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许村镇:以法治之力勾勒许村“和谐画卷”
近年来,许村镇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破立并举的理念,以构建“1+N”工作体系为抓手,深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平安许村建设筑牢坚实法治根基,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位群众的生活。
聚焦“1+N”,为基层注入法治新活力。
“1+N”工作模式,即“1 名村法律顾问 + N 名法律明白人”的服务机制,如同一张细密的法治服务网络,精准覆盖许村镇的每一寸土地。截至目前,许村镇5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以来,法律顾问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30件次,真正让专业法律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法律顾问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提供精准法律支持,“法律明白人”依托对乡土人情的熟悉搭建沟通桥梁,二者优势互补、无缝衔接,不仅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更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有效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融“法”于“景”,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
走进许村镇箬岭村法治文化广场,独具本地特色的法治宣传长廊蜿蜒伸展,长廊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鲜活的漫画为载体,将与农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娓娓道来,让生硬的法条变得鲜活易懂;古朴典雅的法治凉亭与长廊相映成趣,既为群众提供了休憩赏景的场所,更成为大家品味法治文化、学习法律知识的“好去处”。这座法治文化广场巧妙融合当地古道特色,集普法宣传、休闲娱乐、文化传承功能于一体,为群众带来沉浸式的法治文化体验,让法治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法治意识。后期许村镇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古道资源等特色元素,持续推进“家门口”法治文化圈建设。通过这种“接地气、入人心”的普法形式,让法治文化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惠及千家万户。
以“枫”绘景,释放人民调解新动能。
近日,一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在许村镇人民调解力量的介入下圆满解决,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实践成效。此前,郎某骑车外出时与汪某驾驶的三轮车发生碰撞,导致郎某受伤住院,双方就后续赔偿问题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无奈之下寻求镇村调委会帮助解决。案件受理后,许村镇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深入了解事故详情与各自诉求,耐心倾听双方心声。随后,组织双方开展现场调解,调解员通过细致梳理案情、专业解析相关法律规定、真诚沟通劝说,在反复协调与不懈努力下,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就此平息,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在许村镇,这样的成功调解案例并非个例。如今,该镇已构建起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干、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枝叶”的调解组织网络,将调解服务延伸至各行各业,覆盖基层每一个角落。今年以来,镇村两级调委会累计接待群众72人次,受理人民调解案件72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6%,真正将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隐患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第一道防线”。
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上,许村镇始终做到步履不停、初心不改。未来,许村镇将继续以法治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法治服务水平,持续以法治之力勾勒更加绚丽多彩的“和谐许村”画卷,让法治之花在许村大地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