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游”到“拔尖” 黄山区司法局“三三”路径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

发布日期:2022-11-01 15:28 信息来源:市司法局 作者:市司法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今年来,黄山区司法局“延伸三类服务、落实三多举措、面向三大群体”,有力提高工作质效,大幅提升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意度(2020全年位列全省51名、2021全年位列全省69名,2022年上半年跃升至100%、全省首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做优“三类服务”,让群众更便捷。一是延伸公共法律服务广度。推进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研发智能终端设备,将“12348”安徽法网网络平台和12348热线平台有效嵌入,实现“三台”融合。在此基础上研发“黄小司”微信小程序,让全区老百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全省优质的法律服务资源。二是加大经济发展服务力度。在经济开发区增设公共法律服务站,成立由公职律师、法援律师、社会律师和公证员组成的专门团队,为企业提供“面对面”法律服务。推出企业法律服务全生命周期清单,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实施公证服务“上门办、预约办”法律服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96件。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梳理排查公共政策及政府协议合同80项,切实维护企业利益。三是提升重点人群服务温度。制定《保障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保障依法行使经营权。加强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工作,开展团辅活动、个别矫治260人次。在偏远乡镇增设远程帮教会见系统,远程帮教探视服务340人次,搭建起监狱服刑人员与亲属会见的亲情桥梁,落实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65人。介绍安排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就业、培训40余人、落实低保政策10人、落实临时性救助27人。

二、落实“三多举措”,让群众更放心。一是多听群众意见。通过“司法行政开放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零距离”感受司法行政工作,并提出意见建议。通过重大行政决策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提升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建成全市首家标准化行政复议听证室,通过听证方式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多为群众办事。深入贯彻省、市委“一改两为”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270件次,建立“一队带三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青年律师法律服务志愿团、人民调解服务志愿团、心理咨询服务志愿团)” ,常态化开展法律服务。三是多解群众难题。开通“农民工讨薪”法援绿色通道,受理困难群体法援案件280件,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推进“百姓评理说事点”建设,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通过分片培训、现场指导、提高办案补贴等方式提高人民调解员专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今年来调解矛盾纠纷2249件,涉及金额达3100余万元。

三、面向“三大群体”,让群众更认可。一是面向校园。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普法进校园活动,引进智能机器人“黄小律”到全区28所中小学巡回互动普法,组织青年律师到校园开展普法讲座,浓厚校园法治氛围。二是面向乡村。持续推进法治乡村建设,配强“法律明白人”工作队伍,创新开展“法治村民组长”评选活动。扎实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法治乡村建设”荣获全市十大法治事件。三是面向大众。推进宪法广场、法治文化公园等群众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送法上门”“法治脱口秀”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普法。

群众满意度从中游到拔尖,黄山区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备受鼓舞,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