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北岸镇:法治宣传“不放假 ”, 织密暑期“防护网”
当蝉鸣又一次奏响前奏,“暑假模式”即将开启,乡村儿童的安全问题再次牵动人心。为筑牢儿童暑期安全防线,近年来,歙县北岸镇充分发挥基层法治力量,以“法治宣传不放假”的坚守,将法律知识、安全意识融入儿童假期生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呵护体系,让平安与温暖常伴儿童左右。
沉浸式普法课堂,播撒法治安全种子。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让法治安全理念在寓教于乐中入脑入心。在乡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综治、司法、公安、学校等部门的普法志愿者化身“安全导师”,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与趣味互动,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融入暑期安全主题。通过警示教育片还原溺水、火灾场景,直观感受危险后果,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开展剪纸、手工月饼制作等活动,丰富儿童假期生活,远离危险娱乐方式。
靶向式家庭宣传,拧紧监护责任链条。家庭是儿童暑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组织普法志愿者走村入户,通过“法治夜话”“庭院座谈”等形式,向家长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暑期监护职责,强调防溺水、防触电、防欺凌等注意事项。针对留守儿童家庭,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定期走访慰问,提供法律咨询与生活援助。利用乡村大喇叭、微信群推送“暑期安全提醒”“法治微课堂”,以方言播报、短视频等形式,让家长随时随地获取安全知识,切实筑牢家庭防护网。
网格化联动守护,织密社会防护网络。构建网格巡查联动机制,发动网格员、志愿者、乡贤等力量,对辖区河流、水库、废弃房屋等危险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增设警示牌,标注警示语。开设“暑期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及时化解涉未成年人法律纠纷。同时,邀请律师走进留守儿童中心开展“学法小课堂”等活动,让儿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儿童学法兴趣。
从课堂到家庭,从网格到社会,北岸镇以“不放假”的法治宣传,将法律的温暖与力量融入儿童暑期生活的每个角落。通过持续的法治浸润、责任落实与社会联动,不仅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法治信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乡村儿童的平安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