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潮头立 扬帆起航正当时——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精彩回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2022年,市司法局(市委依法治市办、市依法行政办)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再上新高度
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任务,从落实方案巩固学、领导干部带头学、专题培训集中学、媒体宣传强化学等方面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再上新高度。
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度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开展“学习研究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成果征集。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市、县两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市委党校主体班重点学习课程。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引导全市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举办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市直和区县120余名领导干部和法治工作人员参训。用好“线上”“线下”等平台,持续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切实增强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更高水平法治黄山建设能力水平。
二、全面依法治市迈上新台阶
认真履行市委依法治市办及市依法行政办各项职能,提请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1次、依法治市办会议3次,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法治建设相关工作。拟定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年度工作要点和依法行政重点工作安排,研究起草我市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重要举措分工方案、《黄山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重要法治文件。
制定《黄山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专题述法评议工作方案》,市、县两级全面完成2021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专题述法评议工作,全市52名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口头述法。
充分发挥法治督察作为党内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积极作用,首批聘任33名法治督察员。组织开展全市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工作,对6个区县和6个市直单位开展了实地督察。
组织开展全省和全市202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十大法治事件”的申报和评选工作,“黄山市‘小快灵’立法经验获全国人大点赞”获评安徽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事件”,系全省唯一上榜地级市。
三、法治政府建设再创新成就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依法推动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工作”入选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为我市再添“国字号”殊荣。
组织开展安徽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申报推荐工作,将我市3个区县(屯溪区、歙县、休宁县)作为综合示范地区、3个单项示范项目(黄山市以“作退一步想”促“更进一步和”、黄山市打造全省首家青少年税收普法教育实践基地、黄山区着力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山区样板”)推荐至省委依法治省办参加评选。
坚持开门立法,广泛征集立法项目建议,提请市政府印发2022年度规章制定计划,初步完成市政府五年规章制定规划(2023-2027年)的编制工作。
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39家市直部门(管委会),7个区县及其县(区)直部门、所辖乡镇(街道)全部按期公开年度报告。在全省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我市荣获全省并列第一的好成绩。
四、法治保障作用发挥新成效
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印发《黄山市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综合施策,组织实施“十大行动”。
开展依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行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共梳理问题清单12条,为企业兑现资金319.44万元。2022年二、三季度省对市市场主体“法治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法治环境”满意度均为满分。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法治热点难点问题,公布实施2022年度黄山市“法治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聚焦职能定位,扎实履行法治保障专项组各项职责,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实行司法行政改革事项双月度调度机制,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