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三举措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黄山区聚焦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基础,建成覆盖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阵地建设“一应俱全”。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搭建法治文化共享平台,逐步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建成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14个乡镇平安法治中心成立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置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4个,建成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7个、法治文化广场58处、法治文化公园4座、法治文化长廊4个。
线上服务“一键直达”。推广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运用,依托“12348”安徽法网和热线两大平台,加强功能集成式整合,为群众提供“足不出户”法律服务。搭建“一中心、三乡镇”的远程帮教会见网络,与省内9个监狱实现互联互通,有效解决群众探视经济困难、交通不便等问题。2024年全区19台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访问量达42000余人次,完成远程会见服务423人次。
急难愁盼“一站解决”。坚持“为企纾困、为民解忧”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太平经开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作用,联合社会公益组织“法益社”、律师事务所等开展专项普法活动,组织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困难群体提供申请、办理、回访“一站式”法律服务。2024年,开展“法治体检”活动28场次,实地走访企业111家,梳理问题清单188项,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30条。办理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308件,其中涉及农民工117件,帮助160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114万元。